上個月貼了B柱和C柱的靜音計畫後(車室隔音DIY - 靜音計畫2652、2658)
結果未達預期,所以第二天秒訂了四門版的2650(一車份需要兩包)
聽一些車友說會比較有感,於是某個假日就來動工
照往例來看一下包裝,簡單來說就是讓門邊膠條更緊密,讓風切聲跑不進來
感覺原理就和之前裝的B、C柱不同,後者貼起來還可以避免因車側的縫隙造成風切
使用方法如上,要正確對應到門上膠條才能發揮效用
長度4.3公尺,一份裡面就有兩條
產地同樣為韓國
側剖面像這樣,我還以為會更蓬一點,而且M型的造型也很獨特
猜想是在隔音與關門容易度間取個平衡
3M背膠
順帶一提,之前在淘寶買的外置踏板因此而必須拆掉
好險背膠品質還不錯,沒有留殘膠或傷漆
貼的位置要對應門邊膠條,實際貼發現並不是件容易事
我還把手夾在中間緩緩關門以找到正確位置
前門黏貼完的接合處,從絞鍊處開始貼接合處就不會露在外面
這是後門,可以注意到其實車門前端的形狀並不是直線,所以要邊黏邊抓
車門黏貼的位置大概就在原有膠條的上方
記得黏貼在轉角處
貼到轉角時會有點扭曲...有點醜
貼完了(應該看不出來吧XD)
先來個個人主觀感覺:
==========主觀分隔線==========
1. 感覺有肅靜很多,尤其是在市區低速行駛時的環境音隔絕
2. 最有感的就是音響效果,不像之前聽起來空空的
3. 門沒有想像中的難關,大概比平常用力一點點
(但膠條材質偏軟不夠Q硬,懷疑彈性會否衰退的很快)
==========客觀分隔線==========
說是客觀,其實因為也沒專業器材就只能用手機APP來測量分貝數
而且也無法控制其他變因(外在條件例如噪音、路面平坦度等)
所以就只能同樣在國道一號上,用時速100的速度
並且請老婆把手機拿在杯架上的位置測量(不能直接放在杯架裡是怕震動影響結果)
上次裝完B+C柱後測出來的是81.1,這次加上四門的結果是多少呢!
看...就這樣!?遠低於預期啊...
當下還蠻吐血的...但冷靜下來思考後,確實有太多因素影響
例如...
A柱的組裝品質...(日本進口車的品質!?)
另外還有其他地方就不拍了
另外還有XV原廠胎的胎噪(我覺得是主因)
難怪外面一堆行家都直接去做全車加輪拱隔音,效果當然不是這種自己貼貼膠條就可以達到的...
因此我覺得這個商品與其說是隔絕外面風切聲
倒不如說是加強車室隔絕,讓音響和冷房(純猜測沒實測)效果更好
==========相關文章==========
[Subaru XV]車室隔音DIY(Part2) - 靜音計畫2650
[Subaru XV]7500km原廠保養 - 自備機油工單、後保桿上護板
[Subaru XV]油耗實測Part 2-新竹宜蘭來回343公里
[Subaru XV]車室隔音DIY - 靜音計畫2652、2658
==========相關文章====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