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車價與配件以外,買新車時保的保險費算是占總花費蠻大的比例,業務當然希望你保越多越好,這樣他們抽的佣金才多。
大多數人如果沒做這方面的功課或沒甚麼想法,幾乎都直接給業務處理,列出來的建議書簽一簽就算了,這樣是很方便且感覺甚麼都保到了沒錯。
但迫於預算,我不太想保險這一塊占太多比例,雖然是求個保障沒錯,但一年繳完就沒了會讓我有些心痛(如果保險業務或正義魔人看到應該會嗆我),這邊我分享一下我選擇保險項目的想法。
原則:求廣不求精
任何人都無法預知何時會有何種意外發生在自己身上,所以在有限的預算內,我希望保險內容能盡可能覆蓋到所有可能發生的範圍。
如此在發生意外時,至少能得到一些補貼,不會一下造成太大負擔。
衡量自身習慣
雖然買了新車,但因上班地點離家頗近,所以我幾乎都騎機車上班,所以當有甚麼意外讓我汽車不能行駛時,還不會造成生活太大的困擾。
所以我把"代步車險"劃掉。
車牽來之後,因為家人都有自己的車,所以大概99%都是我或老婆駕駛,所以車體乙式險(速霸陸可是有"東洋賓士"之稱呢...維修方面)綁"約定駕駛"保費咖俗。
同上,"免追償附加條款"也被我劃掉了,因為不太會借親朋好友開,而且跟人借車開本來就需負擔一些風險。
與自身既有保險不重覆
翻出自己塵封已久或家人幫你繳的保單,看看保險的內容,通常基本的壽險、意外險和醫療險應該都會有,如果保額OK的話,就不用太著墨在車險上了。
誠如上一點所提及,這台車應該也是99%載我家人,我們的保險都有包含到以上三項,因此我把"乘客體傷醫療險"劃掉,與其在乎意外發生後可獲得的補償,倒不如小心開車為上。
不要冒自己冒不起的險
車撞壞了,車價就擺在那邊,損失的就是那樣。
然而,如果撞到了人,有時可是會無極限延展的...,因此"第三人責任體傷險"不能省,而且額度不能低。
另外,衡量到買完車的財力..."第三人責任財損險"也只能乖乖地簽下去,畢竟現在進口車滿路跑,萬一不小心A到,荷包可是會很痛的。
這兩個部分,我聽從業務的建議,把兩個保額拉到最低,再搭配兩千萬的"超額責任險",上述兩項保額不足的地方就有這項來補足。
超額責任險要確認它涵蓋的部分是否有包含體傷+財損,有些是只有前者的。
"失竊險+免折舊"-雖然有人說買冷門車就是最好的失竊險,但第一部新車還是小心點的好,除了荷包外,我的幼小心靈也會負擔不起XD。
在建議書上還有一組原本就有的項目,是"汽車附加駕駛人傷害險"與"駕駛人傷害險附加醫療險",因為保費只要$450就有200w加1000元/每日的保額,我就留著了。
有圖有真相,以下是最後刪刪減減的結果...居然還要42K...唉
==========相關文章==========
[Subaru XV]車室隔音DIY(Part2) - 靜音計畫2650
[Subaru XV]7500km原廠保養 - 自備機油工單、後保桿上護板
[Subaru XV]油耗實測Part 2-新竹宜蘭來回343公里
[Subaru XV]車室隔音DIY - 靜音計畫2652、2658
==========相關文章==========